重磅!金唯科自研新型双AAV载体解决大基因递送难题
腺相关病毒(AAV)作为最常用的基因递送载体,因其具有靶向性好、免疫原性低、不致病性、长效表达等特点,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中。
然而,AAV的最大包装容量约为4.7kb,基因载量有限,限制了疾病治疗范围。许多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治疗基因编码序列,如Stargardt病(STGD1)的致病基因ABCA4容量约为6.8kb,超出了AAV的容量而无法使用单个AAV载体进行递送。
开发高效的双AAV载体基因治疗策略,有望提高AAV携带大基因片段的能力,将极大拓宽其治疗的适应症范围。
双AAV载体策略简介
目前,双AAV载体表达策略根据不同机制大致可分为重叠(Overlapping)、反式剪切(Trans-splicing)以及混合(Hybrid)三种类型(如图1所示)。
图1: 双AAV载体表达策略示意图
1、重叠(Overlapping)
该策略依赖于两个AAV载体中包含的CDS序列之间重叠的序列发生同源重组从而重建一个大的基因表达框。
该策略在载体设计上相对简单,不需要添加其他外源性的功能元件,但十分依赖于目的基因重叠区域本身的同源重组的能力。
2、反式剪切(Trans-splicing)
该策略利用的是AAV载体上ITR固有的特性,在ITR的介导下发生分子间重组。
ITR介导的分子间重组拼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,但是需要克服如串联体形成,拼接有效性等影响拼接效率的问题。拼接效率主要由目的基因分裂位点和选择的剪接信号决定。
3、混合(Hybrid)
该策略是结合了反式剪切与重叠这两种方法,通过在反式剪切载体上添加高度重叠的外源序列来提高重组效率。
使用高度重叠的外源序列能指导双AAV载体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连接。但是剪切信号周围的序列会影响剪切效率,因此需要仔细选择分裂位点来实现大基因片段的有效重组。
由于双AAV载体有效转导所需的各种限制步骤,包括:适当的 DNA 多联体形成、异质 mRNA 的稳定性和跨载体连接的剪接效率,在光感受器中使用双AAV 载体实现的转基因表达效率远低于使用单一AAV载体实现的转基因表达效率。因此,以上三种双AAV载体表达在应用中存在诸多弊端,需要创新并优化。
金唯科公司自研新型双AAV载体表达策略
用于STGD1基因治疗
2023年7月,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金唯科公司)杨阳研究员团队在Human Gene Therapy期刊上发表封面文章:Split AAV8 Mediated ABCA4 Expression for Gene Therapy of Mouse Stargardt Disease (STGD1)。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的优化和设计,开发出基于断裂内含肽的新型双AAV载体——Split AAV8-ABCA4,解决了双载体AAV递送效率低、副产物多的问题。
Stargardt病(STGD1)又称眼底黄色斑点症,是青少年最常见的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,可导致严重的、不可逆的双侧视力损害,患病率约为1/10000~1/8000,其唯一致病基因是ABCA4基因,该基因编辑序列为6.8kb。
ABCA4基因突变会阻碍类视黄醇的运输和再循环,引起类视黄醇积聚蓄积,最终导致形成有毒的类视黄醇二聚体(A2E),从而使得视网膜色素上皮和感光细胞变性,导致患者视力丧失,Stargardt病目前尚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通过对ABCA4蛋白基因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,利用断裂内含肽的双AAV载体技术,研究团队实现了ABCA4这种大片段基因的高效递送,同时又避免了副产物的产生,该项研究为双载体基因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, 进一步拓展了AAV基因治疗的应用范围。
在ABCA4基因敲除小鼠(STGD1疾病模型小鼠)中,Split AAV8-ABCA4明显降低视网膜中A2E产物的累积,可将眼底自发荧光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,最终改善了小鼠的视网膜功能和视觉功能,并且安全性良好。
图2:双AAV递送策略恢复STGD1小鼠ABCA4蛋白表达
全球目前尚无双AAV基因治疗产品上市销售,正在开展的双AAV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耳科基因治疗领域,国内外均暂无针对眼科适应症的双AAV基因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开展。
金唯科公司本项研究创新性地针对眼科遗传病开发出了高效的双AAV基因治疗策略,使类似于ABCA4这样大分子量的蛋白通过AAV高效表达成为可能,推动了该技术的临床转化。
基于金唯科公司的本项研究,研究团队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,从而进一步评价双AAV载体递送策略在STGD1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。
金唯科公司本研究相关的技术成果已经申报国家知识产权,并且获得了专利授权。随着研发的深入,AAV载体能够携带的基因组将可能进一步扩大,届时这一疗法也将适用于更多疾病的治疗。



成都金唯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金唯科,Genevector)是一家致力于眼科疾病、神经肌肉疾病、遗传代谢疾病等的AAV基因治疗新药研发公司,拥有AAV基因治疗完整的研发平台及丰富的AAV基因治疗药物产品管线,基因治疗药物的科研能力以及AAV制备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
金唯科生物在魏于全院士及杨阳研究员的引领下,已建成可进行AAV基因药物研发,中试制备及质量控制和临床治疗的3000平研发基地,已形成高度整合、完善的AAV基因治疗“技术链”。公司制备的AAV基因治疗产品已完成超过10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,显示优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。
金唯科生物布局多个在研管线,重点在眼科疾病、神经肌肉疾病和遗传代谢疾病等领域。其中,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(wAMD)的JWK001项目已完成中试三批生产(批次生产超过1万人份),正在开展临床前安全性评价,预计2023年申报IND。
金唯科生物将基于自身强大的技术平台,通过与国内外领先行业伙伴开展合作,整合资源,实现AAV基因治疗药物的可及性,力求更快速惠及广大患者。